首页

艾彩原创舔脚视频

时间:2025-05-29 04:55:48 作者: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具有五方面亮点 浏览量:60056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中共中央确定的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法典主要有创新性、前瞻性等五方面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后,已于4月30日起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生态环境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立法。赵柯表示,法典主要有五方面亮点:

  第一,保持了延续性,保留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现在的法典草案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章节都保留了现行法律的核心内容,保持了法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回应了现实性,解决了管理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比如,过去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没有独立的执法权,现在法典(草案)赋予了县级分局独立的执法权,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提升了基层的执法效能。

  第三,增强了体系性,删除了现行法律中一些重复、矛盾条款。法典(草案)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规范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删除了矛盾和重复条款,增强了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第四,创新性,将部分改革举措上升成为法律制度。比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措施纳入了法典草案。

  第五,前瞻性,对新兴领域做出了引领性的规定,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法典编纂草案考虑立法需求,做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的规定,为今后相关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确定了原则,奠定了基础。

  赵柯表示,作为生态环境法典主要的实施部门,生态环境部将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向立法机关反馈,同时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后续的立法工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3D打印、激光雕刻助力陶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本地匠人和“景漂”们创办了约7000家陶瓷企业、作坊和工作室……古老的产业在新时代发生神奇“窑变”,把陶瓷这一中华文明重要名片的底色擦得更亮。

新华社权威快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

在主旨演讲环节,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用四个“坚持”介绍称,中国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推动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他表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增强政治互信、践行多边主义,认真兑现承诺、强化全球合作,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港澳会客厅|杨润雄:鼓励每个香港人都成为“旅游大使”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科技创新近几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封锁打压、“小院高墙”。一会儿把中国高科技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列入所谓“实体清单”,一会儿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标签,打压的措施层出不穷,制裁的清单越拉越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第一,并且是蝉联第一,没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没有敢于善于斗争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何为新时代中国力量,何为新时代中国精神,何为新时代中国形象?这也是一例。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吉林省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机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中职专业大类和公共基础课程建立教研中心组,提升教研活动的专业性,拓宽教研活动覆盖面;

“世界水日”多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共话“以水促和平”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白金明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白金明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